
过来人的一些建议
设计院中年困境自救指南
设计院中年困境已非行业秘密,越老越吃香只对少数人生效,40岁+的设计师面临晋升无望、转型无门的尴尬,体力拼不过新人,管理岗坑位又稀缺。
尤其是大院高龄设计师,画了十几年图,现在连年轻甲方的脸色都要小心揣摩。因此离职或被裁员不在少数,但设计院40仿佛一道坎,向上跳甚至平级待遇的机会少之又少。
今天汇总一些转型路径参考,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, 欢迎各位同行留言补充。
1.甲方岗位优先考虑
虽行业下行,但基建单位的技术管理岗对设计背景仍需求稳定。摆烂姐前同事离职后进了本地城投公司,负责项目前期对接,薪资虽降15%,但成功避开无休止的图纸修改,且获得公积金翻倍等隐性福利。
2.资质证书变现
在设计院混了十几年的,手里一般都有行业证书了,一注、注规等。加上从业年限,作为第三方顾问参与EPC项目,单次评审费上千,时间自由度远超坐班。如果证书多,直接躺平拿钱也是个方法,但中介一定要找到靠谱的,当心被坑。
3.细分领域独立服务
深耕特定技术模块(如BIM建模、节能评估)做个人工作室。混设计院这么多年,怎么也有一些人脉了,通过原设计院渠道接单,外包图纸工作,月收入或许会反超在职时期,关键能自主筛选合作方。
注意:警惕伪转型陷阱
勿轻信转行培训机构,花费几万学费和大量学习时间后,可能会发现入职仍有诸多限制。中年人转行宜选技术延伸领域,而非盲目追风口。
中年设计师最大的筹码是二十年积累的错题集:你清楚哪些项目会烂尾,知道哪类甲方付款爽快,这些经验在新赛道可能比技术本身更值钱。
EDN
本人设计院摆烂人一枚
贯彻落实副业拯救主业
以躺平为目标奋斗终身
点点赞和在看,就能经常看到我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