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造价板块
在复杂多变的工程建设领域,业主方与施工方面临的造价失控、工期延误及利润微薄乃至亏损等问题,深刻反映了管理漏洞与策略执行的不足。针对这一系列挑战,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,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,对于优化工程流程、提升项目综合效益具有深远意义。
一、业主方:
强化造价控制的精细化与前瞻性
(一)前期规划与设计:
构建坚实基础,规避后期变更
在项目筹备阶段,业主方需以系统性、全面性的视角开展需求调研,深入洞察空间功能布局与用户实际需求,确保设计方案兼具科学性、合理性与稳定性。通过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论证,从源头上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,避免额外的工程费用支出,从而有效控制造价。
(二)招标环节:
严谨细致,确保公平竞争与质量并重
招标文件的编制应体现严谨性,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、完整与清晰,为投标单位提供明确、可靠的报价依据。同时,建立科学的评标体系,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技术实力、过往业绩、管理水平及商业信誉等多维度因素,避免单纯追求低价中标,确保中标单位具备足够的能力和资源以高质量完成项目。
(三)工程变更管理:
建立严格制度,确保变更可控
业主方应制定并执行严格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,明确变更审批流程,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,确保变更的必要性与合理性。同时,及时跟踪和调整变更后的造价,保持对项目总造价的有效控制,防止随意变更导致的造价失控。
二、施工方:提升管理水平,
降本增效,强化合同风险防控
(一)施工管理优化:
提升效率,减少浪费
施工方应致力于优化施工组织设计,合理安排施工工序,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,提高施工效率。加强施工现场管理,规范材料堆放与施工流程,减少窝工、返工现象,确保工程质量达标,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。
(二)成本控制强化:
全方位管控,提升利润空间
施工方应从材料采购、施工过程管理、人力资源调配等各个环节入手,全方位降低成本。建立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机制,通过集中采购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方式,降低采购成本。同时,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控,及时发现并纠正成本偏差,确保项目利润。
(三)合同风险防控:
增强意识,合理分担风险
在合同签订前,施工方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合同条款进行深入研究与审核,充分识别并评估潜在风险。积极与业主方协商,争取合理分担风险,确保合同条款的公平性与合理性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,密切关注政策变化与市场动态,及时采取应对措施,降低风险损失。
三、双方合作共赢:
建立互信机制,实现项目高效推进
业主方与施工方应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,建立良好的沟通合作机制,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,共同面对问题与挑战,通过协商解决争议,确保项目顺利推进。特别是在工程变更时,双方应及时沟通,共同评估变更对造价与工期的影响,制定最优解决方案。通过建立互信、合作的关系,提高项目实施效率,降低项目成本,实现双方共赢。
综上所述,解决工程建设中业主方造价控制与施工方亏损问题,需要业主方与施工方共同努力,从管理精细化、成本控制、合同风险防控等方面入手,加强合作与沟通,共同推动项目高质量、高效率、低成本运行。这将为工程建设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—END—
文 案 | 任杰丽
编 辑 | 董云飞
初 审 | 马思桃
复 审 | 杨友林
终 审 | 耿连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