🛠 路面工程清单算错典型案例深度解析(实战版)
📌 案例一:面层材料套项错误导致计价失实
✅ 工程背景:
设计为双层沥青混凝土面层:AC-20 6cm + AC-13 4cm。
❌ 错误做法:
清单仅编列一项“沥青混凝土面层”,套用AC-20定额,厚度10cm。
📉 结果影响:
-
材料价格偏差:AC-20(约470元/吨),AC-13(约560元/吨)。
-
AC-13施工要求更高,粒径更小,价格更贵,却未单列。
-
单价失实影响结算,合同约束力薄弱,施工单位索赔争议大。
📚 规范依据:
-
《2018公路工程清单计价规范》第4.3节:应按结构层次分别列项。
-
《JTG D50 公路路面设计规范》:粒径不同应分层铺筑。
🔍 审计要点:
-
是否按图纸分层分型号列项?
-
是否明确厚度与压实厚度一致?
-
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说明实际材料型号?
✅ 修正建议:
-
按“结构层次+材料型号”分项计入;
-
列明施工厚度、是否压实状态,避免重算。
📌 案例二:乳化沥青用量与规格未分列,价格异常偏高
✅ 工程背景:
基层与面层间均需设置乳化沥青粘层。
❌ 错误做法:
编制时统一列为“乳化沥青粘层”,按改性乳化沥青单价套项,未说明材料规格、未注明铺洒面积与单耗。
📉 结果影响:
-
普通乳化沥青市场价约2200元/吨,改性品达4000元/吨;
-
多数位置仅需普通乳化沥青,导致结算超支30~60万。
📚 规范依据:
-
《计价规则》:暂估材料应按实际种类分列;
-
相关计量规则:应明确粘层/透层铺设部位、面积、用量标准。
🔍 审计要点:
-
施工部位是否确实需要改性?
-
设计文件与变更记录中是否有材料要求?
-
实际单耗(kg/㎡)是否与市场惯例一致?
✅ 修正建议:
-
乳化沥青应按不同规格、用途分列;
-
若为暂估材料,应注明“按实结算”或设置限价。
📌 案例三:水稳基层厚度未按压实状态计量,工程量虚高
✅ 工程背景:
基层设计厚度为20cm,施工需虚铺25cm压实。
❌ 错误做法:
编制清单时按“虚铺厚度25cm”全额计入,未按压实厚度转换。
📉 结果影响:
-
工程量误差高达25%;
-
单价不变,导致清单总价虚增。
📚 规范依据:
-
《JTG F80 公路工程计量规则》第3.4节:工程量计量应以压实厚度为准;
-
预算应注明压实系数(如1.25、1.3)用于材料换算。
🔍 审计要点:
-
图纸中是否明确厚度为“压实后”?
-
清单是否备注压实状态?
-
实际施工组织设计中压实设备、道数是否匹配压实厚度?
✅ 修正建议:
-
所有填筑层厚度统一按压实厚度列项;
-
明确虚铺厚度仅用于施工指导,不作为计量依据。
📌 案例四:路缘带、硬路肩工程量重复计量
✅ 工程背景:
主车道与路肩均为水稳基层,结构一致,统一施工。
❌ 错误做法:
主车道+路缘带+硬路肩分别单独列项,导致重复计量同一施工段。
📉 结果影响:
-
水稳基层工程量重复计算30%以上;
-
若按实际施工结算,现场核量难以划分边界,引发争议。
📚 规范依据:
-
《清单规范》:清单项目应避免重叠计量;
-
路基与路面划分应以结构分界为准,不应按功能区域叠加套项。
🔍 审计要点:
-
横断面面积是否按“整体宽度”统一计算?
-
路肩与主车道是否合并施工?
-
定额或清单套项中是否存在重复段落?
✅ 修正建议:
-
主车道、路肩合并为统一施工断面计算;
-
若结构差异明显,则应按结构形式细分项。
📌 案例五:基层施工措施费未合理计入或重复列项
✅ 工程背景:
水稳基层含拌合运输、整平、碾压等多个环节。
❌ 错误做法:
-
同时列“机械摊铺”、“人工摊铺”两个清单项;
-
已在综合单价中包含碾压费,又额外列“压实费”。
📉 结果影响:
-
重复计取措施费,造成单价虚高;
-
审计剔除后,施工单位易提出异议。
📚 规范依据:
-
综合单价定额已含主要施工工序;
-
施工措施费应合并或注明“不可重复计取”。
🔍 审计要点:
-
同一工序是否重复出现于清单中?
-
综合单价是否已计入某项措施费?
✅ 修正建议:
-
明确说明哪些措施已含于单价;
-
避免“分项措施+总价措施”并列出现。
📋 附:路面工程清单复核标准化清单(建议模板)
项目名称
|
核查要点
|
核心规范参考
|
---|---|---|
面层材料型号
|
是否分AC-20/AC-13/SMA等分项列项
|
JTG F80、D50
|
粘层/透层处理
|
是否按需设置,材料型号是否明确
|
清单规则+市场价
|
工程厚度
|
是否使用压实厚度,是否换算准确
|
F80、施工交底
|
横断面宽度计算
|
是否含路肩/附属带,是否重复计量
|
图纸+断面图
|
综合单价构成
|
是否含措施、是否存在重套定额
|
地方定额或统一定额
|
暂估材料价格
|
是否设限价、是否备注“按实结算”
|
合同条款
|
